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4|回復: 0

那时的菜场从来都不是单纯买菜的地方

[複製鏈接]

1

主題

1

帖子

5

積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積分
5
發表於 12:33:43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甚至也从来不仅限于钢棚的覆盖范围内,这两个字可以泛指周边一整个区域,在这里能找到你所能想象的一切业态。 吃早餐的人能在这里找到豆浆和油条,卖小商品的人在这里兜售镜子、风油精和鞋垫。裁缝在这里为人们缝补衣服。甚至有些菜场的铺位,会超出卖菜的范畴,卖服装的,卖小文具小玩具的都会进到这里来。 02 但是,菜场发展快了,业态丰富了,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: 不好管理。 比如那时候还是允许卖活禽的,一排排铁笼里全是鸡鸭鹅。 再比如一些现在都不卖的食物,《繁花》里有去菜场买大王蛇的,那时候菜场里蛇、青蛙都有卖,全是现宰。我小时候因为不怕蛇,甚至自己在笼子里抓出来。 21世纪以后,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。一系列公共食安事件都客观上推动了一件事:「农改超」,也就是将农贸市场的业态改造为超市业态。

而农改超的启动,也就是2001年开始的。到2004年,中央一号文件提出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城市农贸市场改建成超市,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」,农改超变成了「菜篮子工程」的重要部分。 但除了在少数大城市之外,农改超 新加坡手机号码数据 的进程并不顺利。 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: 首先,超市干净的环境,天然包含着更高的商品溢价,而生鲜蔬菜是低单价,低毛利,消费者对价格极度敏感的生意,当成本变动反映到菜价上,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很容易流失。 其次,超市是卖快消百货的,这个观念先入为主,消费者会认为超市的蔬菜就是不如菜场新鲜,而且超市作为单一卖家,同一类商品都有挑选和比价的空间都很小。这就不符合传统买菜人的消费习惯。 所以除了少数城市以外,大部分地方农贸市场改造为生鲜超市后,很快陷入了经营困难得窘境。 当然,也有成功的,比如2001年,一个叫张轩松的超市老板在福州开一家新超市,生鲜区占50%以上面积,这家超市就是后来以生鲜闻名的永辉超市。 关于超市业态的变迁,我这里挖个坑,过几天我会详细聊聊中国大卖场的历史。 03 农改超遇到了困难,但传统的菜场同样过得不好。





从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来看,传统菜场的变迁有三个路径,农改超是其中之一。 还有一个路径就是更新改造。将钢棚改造成真正的室内菜场,封闭管理,安上门窗,改善卫生状况,增设电子屏和通风设施,内外装饰更加整洁。管理上实行标准化,可追溯,便于监管。 如今各地兴起的网红菜场,比如北京三源里,上海乌中市集,都属于更新改造的结果。通过改造,一方面维持了摊贩、居民和市场经营者之间长期维持的稳定关系和生活状态,一方面也为现代化的城市保留了重要的生活方式范本。 但客观而言,成功的更新改造案例不是主流,绝大多数的菜场走向了另一个路径,那就是搬迁消亡。 前面我也提到了,菜场,尤其是大型菜市场所处的位置,往往能够形成一个区域的商业中心。 随着城市的发展,一个错位逐渐形成:菜场的位置是最有商业价值的位置,但卖菜的经济效益有限,逐渐配不上地理位置的价值增长了。 因此一个明显的趋势是, 超大型的,带有批发属性的菜市场逐渐外移或者关闭,中等规模的的菜市场一部分关闭,另一部分则被改造。而小型菜市场变得更加碎片化,成为小型的,专营某种品类的店铺,也就是我们在小区附近经常能看到的小型农贸商店。 所以当我们谈论菜场的消亡,其实是在谈论大菜场的消亡和中小菜场的分化。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自動贊助|z

GMT+8, 18:05 , Processed in 0.039110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抗攻擊 by GameHost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
一粒米 | 中興米 | 論壇美工 | 設計 抗ddos | 天堂私服 | ddos | ddos | 防ddos | 防禦ddos | 防ddos主機 | 天堂美工 | 設計 防ddos主機 | 抗ddos主機 | 抗ddos | 抗ddos主機 | 抗攻擊論壇 | 天堂自動贊助 | 免費論壇 | 天堂私服 | 天堂123 | 台南清潔 | 天堂 | 天堂私服 | 免費論壇申請 | 抗ddos | 虛擬主機 | 實體主機 | vps | 網域註冊 | 抗攻擊遊戲主機 | ddos |